Tuesday, August 29, 2006

三位有名的数学家落选院士

作者: 雅诗

  印象中有三位有名的数学家落选院士。 年龄从大到小是龚升,冯克勤和堵
丁柱。

  龚升算是华罗庚派系,学问是高的,据说评院士绰绰有余,但华老去得早,
龚升又因为年少时的事情与国内一对势力很大的院士夫妇有矛盾,数次评选院士
都落选,终隐居于美国。他编写的教材在美国卖得不错。

  冯克勤的学问我不太了然。但他是华罗庚的关门弟子,国外数学家多有熟悉
他的,想来学问是好的。冯交游颇广,但多次落选院士评选,这成了他的一大心
病。想来其导师的早逝对其影响不小。冯后来被清华从科大挖去做院长,其条件
之一是清华助其当选院士,可惜仍未成功。大约也有强硬的敌人吧。

  堵丁柱的学问名声我觉得是三人中最高的。堵乃天才,没上过大学,文革结
束后他投考科学院的研究生,答题都不循常规,为众多数学家所赏识。后赴美国
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九十年代初和合作者完成了非常漂亮的工作,一时
名声鹊起。当时众人都以为他会马上当选院士无疑。不想其后却有波折。堵在国
内的导师竟希望分一杯羹,要求先于堵博士当选院士。又有一帮中国数学家,包
括我以前所敬仰的一些大人物,站出来说堵的那个最著名的工作是错的,并在全
国宣讲。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堵博士的工作在美国受到了公认,在中国这个
数学的“更强国”却受大了广泛质疑。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可以猜到了:师生反目,
谁的院士都永远当不成。

  不知道还有哪些有名的人物没有成为院士

Sunday, August 20, 2006

“假海归”脚踏两条船遭质疑

记者:谢绮珊、曾向荣
2006年08月17日广州日报

  丘成桐:

  北大“假海归”领全职高薪

  7月初数学大师丘成桐炮轰北京大学从海外引进的多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造
假:并没有达到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的要求,未尽到教学义务却领取“全职”
高薪,实际上扮演着“假海归”的角色。这位国际知名的华裔数学家虽然中文说
得不怎么流利,却非常明确地指出:“《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
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他更尖锐地指出,
“假海归”骗取国家数以亿计的教研经费。

  其实,在此之前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曾多次披露,北大至少有8名长江
特聘教授并未放弃美国的教职,也就是说他们每年在中国的上岗时间连3个月都
达不到,但对于那时网上的争议,北大并没有作出任何官方澄清。

  北大:

  引进海外人才机制较完整

  但此次,丘成桐关于北大教授“全职”造假之说很快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在日益激烈的质疑声中,事隔近一个月后,8月4日当天北大新闻网上接连出现了
三条北京大学的“非正式”回应,北大新闻发言人赵为民反驳说:“这是一种不
负责的说法,它歪曲事实,严重损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在社会
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昨天,赵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说,北大海外引进的人才是真人才,
在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北大上岗的情况不一样,
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

  对于记者特别点出的被质疑的北大“特聘教授”,赵为民否认北大造假说,
并表示不愿再说这个事情。他说,现在正值暑假,开学后再公布引进人才的相关
数据。他在回应中说:“北大海外引进人才的质量是高的。”他表示,北大从海
外引进人才是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的,受聘期间还要对特聘教授们进行评估和
考核。

  网友:

  北大的回应文不对题

  但是,这番高姿态的辩解一现身,却遭到网友更强烈的质疑:北大对丘大师
炮轰的回应文不对题——丘大师揭露的是这些教授在国内的上岗时间,但北大却
只强调特聘教授“质量是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何祚
庥也指出,北大光是回应并不够,还应该拿出证据,公开北大引进了哪些人才,
这些人每年在北大工作多长时间,北大给他们多少钱。

  着力查证的人们赫然发现,曾经被北大冠为“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田刚、
夏志宏,已经被修改为“讲座教授”,他们也是最早受到外界质疑的两位长江学
者。

  近日,一份由中国某高校数学中心主任列出的北京大学涉嫌“脚踏两只船”
的海外引进人才大名单惊现网上,名单囊括34人,其中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新语丝网站也相继刊文指出,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舒红兵在美国仍然
有全职。包括工学院长江特聘教授佘振苏,也被指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
任全职教授。记者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网站上,找到了舒红兵教授的
资料,他在犹太人医学研究中心还承担着一项科研项目。

  教育部:

  相信北大办学很认真

  就在昨日,教育部对北大假引进事件作出了回应,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表示,
严格来讲,北大是按程序来办事,北大在聘教授的时候很慎重,相信北京大学的
领导班子办学是很认真的。她说,教育部对丘成桐所讲的情况也很关注,曾要求
北京大学说明情况,北大回复表示,他们感觉到可能丘先生不是特别了解情况。

  吴启迪清楚表示,可能其他高校存在这个现象,教育部将会继续关注此事。
特聘教授要求九个月以上,讲座教授可以两三个月,有些不能当特聘教授,而且
也不能当讲座教授,讲座教授的要求更高,已经有好几个都是不聘的。教育部新
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情况属实,将会严肃处理。

  此外,本报记者昨天还就此事专访了以“学术打假”闻名的学者方舟子,方
舟子认为,“这种情况不是北大才有的,在中国的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里头是一
个很普遍的现象。”

  长江学者聘任办法

  记者在2004年6月10日开始执行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长江学者聘任办法》看到,特聘教授要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9个月以
上;讲座教授要保证每年能在国内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个月以上,因特殊原因,
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对于在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的特聘教授,一经查实,
教育部将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特聘教授奖金。聘任学校应
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一般不得担任高等学校实质性领导
职务(包括校级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
因担任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特聘教授,教育部将停发其特聘教授奖金。

Monday, August 07, 2006

也说说“答辩一次何须万元”

  作者:兵临城下

  我是去年年底才毕业的一个机械工程学科的博士,我的答辩费用没有到万元,
评阅人是每人200(5人),答辩人是每人200(7人),秘书是200(1人),然后
就是答辩的水果和香烟,答辩后的餐饮大概700左右,加在一起不会超过万元,
应该是3300元。

  和我同期答辩的一个在职的师兄答辩费用比我高些,各项费用翻倍吧(因为
他是在职的,博士答辩潜规则他们是要多出些钱的),应该在7000元左右。

  所以那位老兄说答辩一次要万元,我认为有可能,如果答辩者是在职的,对
论文的通过又不是很有把握的,而且还要请外地熟人专家的话,那费用自然要到
万元。但这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我的答辩费用只需给
每个评阅人100,答辩人100,秘书50,总共才1300元。所以说一个博士答辩到底
要花多少钱,不能一概而论,差别是很大的,就象同是大学生本科毕业生,行业
不一样,收入差距很大。

  写此文的目的,不是谈真假,仅是给大家提供对博士答辩的更多的了解。
同步带 三坐标 新疆特产 wordpress主机 普陀山旅游 新疆旅游 三清山旅游 张家界旅游 黄山旅游